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一首情景交融的小诗,读来使人心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8 08:50:18    

写在前面: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在好友崔群的帮助下,江州司马任满的白居易被量移为忠州刺史,尽管这是他遭贬后的首次升迁,可内心并未升腾起多少喜悦之情。

因为,忠州是巴东僻郡,是远离京城的一座偏远小城,条件并不好,他这种失意的情绪,在其后来的《初到忠州赠李六》中就有所流露:“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但是,白居易还是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踏上了赴任的征程,并在沿途创作了许多名篇佳作,这首名为《阴雨》的五律就是其中的一首。

面上消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贬官江州,对兼济天下的白居易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以至于有了放下之心。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无辜遭贬,艰辛历尽,自以为是独善其身的开始,可是,羁旅奔波,他终究是难舍那份家国情怀。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唐 白居易《阴雨》

简译:

今天早晨的雾气特别重,青山和大江都被笼罩在云雾中,江山多娇,天涯广阔,自己却偏置身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

滩头汹涌澎湃的江水,带来阵阵深秋的寒意,山谷里终日雾气缭绕,难得有放晴的时候,使得晴天也像阴天一样。

山水迢迢,云雾茫茫,时时引颈眺望,却难以看到那遥远的京都,久别的人盼重逢,离家越久思念越深,雨声落地,滴滴都打在心头。

思绪悠悠,彷徨无助,用什么来慰藉我这颗寂寞孤独的灵魂呢?只能依靠着北窗下的这张琴,暂时来排解心中的寂寥了。

赏析:

白居易这首名为《阴雨》的五律,作于赶赴忠州刺史的途中,诗人通过对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去国离乡的孤寂之情,以及渴望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白居易从江西九江启程,溯江西上,经岳阳后,舟楫驶入三峡,这首诗就是作于彼时。

首联写景抒情,第一句“岚雾今朝重”描写三峡晨景,大江之上,以及两岸的青山,全都笼罩在浓重的雾气之中。

大雾弥漫,可见度低,心情也越发压抑,触景生情,羁旅之人更添忧愁,“”(lan),就是雾,二者本为一物,在江称为雾,在山称之岚。

次句“江山此地深”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江山阔远,天下之大,而自己却偏偏被任命到这样一个偏僻又遥远的地方,“”比喻遥远偏僻,“此地”既指忠州。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颔联写忠州气候之恶劣,滩头的江水带来寒冷的秋意,山谷中终日雾气缭绕,即便是晴天也多像阴天。

宦海沉浮,天涯孤旅,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何况又是置身此种令人压抑的环境之中,莫说是仕途失意之人,就是寻常之人,也会心生凄凉。

虽说从江州司马到忠州刺史,是诗人贬谪后的一次升迁,可是,从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到穷乡僻壤的偏远小县,失落之情还是难免的,况且又逢这样易使人伤悲的深秋时节。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颈联抒发自己渴望回京报效朝廷之意,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是宫门楼观,此处代指朝廷,山高水长,云遮雾挡,引颈眺望,帝京难见。

秋雨淅沥,声声都滴落在诗人的心头,那缠绵不尽的乡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怎么都挥之不去,此联情景交融,动人心弦。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尾联借抚琴来抒发自己不甘寂寞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彷徨无助,思绪幽深,此中寂寞,无人可语,用什么方法来慰藉自己的孤单寂寞冷呢,唯有北窗之琴。

北窗琴”是引用的一个历史典故,晋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曾置五弦琴一张,且平日喜卧北窗之下。

诗人因满腹心事无人可说,只好寄情于琴,把心事附瑶琴,只为排遣这无边的孤寂和落寞。

溯江西上,沿途本是美丽险峻的三峡风光,可身处宦海波澜的诗人,哪有心情来欣赏呢?那萦绕在心头的乡愁,那失意人生的凄苦,足以令其心生悲凉。

写在后面:

白居易是一个有着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人,尽管遭受了种种打击和不如意,可是到了忠州之后,他还是开始了他积极的从政之路。

誓当负刺慎身,履冰厉节,下安凋瘵,上副忧勤。”,尽管舟辑奔波,旅途劳顿,可抵达忠州的第一天,他就在《忠州刺史谢上表》里,向皇上表达了自己的执政理念。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他不仅说到了,也做到了,他捐出了朝廷给他修缮官舍和寓所的所有银两,帮助忠州百姓修桥筑路,植树造林,发展生产。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既来之则安之,白居易在忠州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他却力所能及地推行一些恢复民生的主张,从而惠及乡民。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原本打算在忠州待三年的白居易,结果两年不到,就被召回了京城。

回朝之后的他,极得皇帝的赏识,不久就开始正式著绯色朝服,享受五品以上官员的待遇,再也不必为““将何慰幽独,”而“赖此北窗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