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尾到长江头追光的“85后”女董事长:做更优质的电池片|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22:00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摄影报道

“只做电池片,做更优质的电池片!”

这是一名85后女董事长对一块电池片的执着。正是这份执着,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份绿色能量。

日前,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正式启动“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大型采访活动。在这个满怀希望的春天里,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企业家之所为,寻找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时代标杆。

今天,我们聚焦的是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发睿能”)总裁、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以下简称“英发德耀”)张敏。3月31日,英发睿能落户宜宾三周年之际,张敏接受封面新闻专访,讲述了她与企业的追光之路。

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受访者供图)

1

千里跨越

她的“追光”之路从长江尾到长江头

2024年,宜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5.76亿元。其中,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贡献了卓越力量。

提到宜宾晶硅光伏产业发展历程,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首家落户宜宾的光伏百亿级项目英发德耀。2022年3月31日,英发德耀落户宜宾高新区,成为宜宾首个投资超百亿的光伏企业,从此,该公司女“掌门人”张敏的“主战场”也从上海转移至宜宾。1988年出生的她,带着激情与闯劲,带着对光伏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念,跨越千里,从长江尾来到长江头,与团队一起,迅速融入这片充满生机与潜力的土地。

开会、洽谈、三周年主题分享直播......3月31日,在新启用的英发睿能全球光伏研发中心,张敏繁忙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初见张敏,能让人感受到她是一名美丽大方、利索直爽、精明能干、充满力量的新时代女性。

“作为一名‘新宜宾人’,回顾过去三年发展历程,我深感自豪与责任并存!”她从自豪与责任开始讲述。

她的自豪,来自公司与政府共同跑出的“光速发展”产业节奏。

“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山坡,如今,平均每0.8秒就有一张太阳能电池片从这里下线。”张敏回忆,2022年,英发睿能在宜宾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建设落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刷新光伏项目建设速度纪录。如今,英发睿能已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GEI中国独角兽企业、2024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等多项殊荣。去年,德坤单晶硅棒项目荣获国家工信部专项资金支持。

直拉单晶硅棒生产车间一景。

她的责任,源自对“只做电池片,做更优质的电池片”的执着。

三年来,张敏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宜宾基地。她说,面对全球光伏行业复杂多变的局势,她始终带领团队坚持经营创新,践行高品质、高服务、高技术、严内控、强管理的“三高一严一强”发展战略,将品质作为根本、服务作为桥梁、技术作为引擎、内控作为关键、管理作为核心,不断引领企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健前行。

直拉单晶硅棒生产车间的硅棒。

2

光速发展

她的公司跻身行业前列

据介绍,英发睿能宜宾基地占地1450 亩,分四期建设,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光伏制造高地。其中,德耀一期、二期项目共规划29GW的N型TOPCon电池,已实现满产满销;四期德坤24GW直拉单晶硅棒项目已建成12GW并实现满产运营。目前,宜宾基地员工超过4000人,预计2025年产值将突破150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

当前,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快速转型的重要机遇期,面对产能过剩、技术趋同等行业挑战,张敏将如何带领企业披荆斩棘?对此,她早有规划: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专注于电池片的研发、生产、销售,致力于打造品质更优、产量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推进“量产一代(TOPCon)、储备一代(BC)、研发一代(钙钛矿叠层)”研发战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张敏介绍,目前,该公司的N型TOPCon电池片转换效率达到27.02%,良品率超过98%,2024年全球出货量稳居行业前三。

英发睿能全球光伏研发中心展示的企业重点技术研究方向。

除了自身实力的提升,张敏非常看重“朋友圈”的塑造。宜宾高新区作为光伏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承担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英发睿能率先落户宜宾后,她凭借对光伏行业的深入了解,积极为宜宾光伏产业的招商工作建言献策,并分享企业在当地的发展经验,助力相关部门搭建起与众多光伏企业沟通的桥梁,结合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宜宾营造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氛围,高景、高测等上下游企业相继入驻宜宾。目前,通过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等方式,宜宾高新区已累计签约光伏项目39个,覆盖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主环节,涵盖石英坩埚、金刚线、银浆、网版及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

“这里已构建起左右岸配套齐备的全产业生态圈,实现了‘隔墙配送’‘同墙免检’的便捷,为园区光伏企业节约成本20%以上。”张敏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宜宾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创新驱动、深化产业协同,就能将宜宾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产业中心,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英发睿能全球光伏研发中心展示的企业荣誉。

3

创新驱动

她的目标只为做出一块优质的电池片

通过产业协同发展,英发德耀已逐渐成长为宜宾光伏产业的链主企业。但对于张敏来说,还远远不够。她亲自参与设计的英发睿能全球光伏研发中心,外形犹如一双翅膀,点缀色调为蓝色和绿色,寓意着公司和宜宾“一蓝一绿”产业并肩同行,展翅飞翔。

她说,面对新能源行业新变革,英发睿能将以前瞻视野强化产业统筹,引导资源向技术领先、创新驱动企业集中,有力推动TOPCon技术再提升0.5个百分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她不仅组建了一支160余人的高学历研发队伍,还与中山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成都工业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部分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等支撑。

英发睿能全球光伏研发中心的先进光伏制造与检测中心。

此外,她还将带领团队以开放心态共建平台,推动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打造100%绿电供应的“零碳产业园”,为“双碳”目标贡献更多绿色动能,也为四川省和宜宾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共同勾勒出四川奋进发展的新图景。

采访最后,张敏也为“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大型采访活动点赞。她认为,这项活动极具价值,它不仅能通过一个个的企业家故事,突出四川企业与企业家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川商精神,更能通过宣传典范,激励各领域更多的人积极进取、主动作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