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谭天论道
最近,美国总结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全球贸易大战重启。美国对华关税高达154%,中国迅速反制,中美贸易摩擦如同火星撞地球,那么这场关税大战对中国老百姓影响大吗?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影响主要集中于生活成本与就业市场两个方面:
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如新能源汽车关税高达154%)导致中国对美反制措施升级,中国对美商品加征34%至84%的关税37。这直接影响进口商品价格。例如在2018年贸易战中,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国内食用油和饲料价格短期内上涨10%,并推动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2.5%。但中国已找到应对的替代方案,就是逐步减少进口大豆的美国占比。经过七年美国牛肉、猪肉等农产品价格显著上涨,消费者需转向澳大利亚等替代来源,但整体肉类价格仍面临上行压力。
消费品价格飙升,美国普通老百姓可就惨了。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以手机、家具、服装、电子产品等消费品为主,加征高额关税后,这些商品的价格迅速上涨,肉类、日用品等价格短期内大幅攀升(例如碎肉价格从8美元涨至16美元),现在美国消费者已出现恐慌性囤货潮。但在中国完全不必担心,因为绝大多数商品中国都能生产,在强大的供应链支持下物价平稳。
美国对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关键中间产品加征高关税,导致中国制造业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例如,苹果若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零售价可能从400美元飙升至616美元,而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相关成本可能通过产业链传导至终端消费品。其实,美国的影响比我们大多了。美国由于缺乏完整的供应链支持,企业被迫转嫁成本而陷入困境。
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17%,加征关税后,机电、纺织、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首当其冲。例如,出口订单减少可能导致手机制造企业减产,进而波及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物流企业,形成连锁失业效应。沿海出口导向型城市(如深圳、东莞)的就业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冲击,而内陆地区因内需政策支持或受影响较小。
部分传统行业受冲击可能倒逼劳动力向新兴领域转移,但我国政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应对。政府鼓励转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高附加值行业,但技能匹配度不足可能加剧结构性失业。也就是说你有技能的话,就业不是问题。反观美国,即使工业回流美国年轻人也不想进工厂,对此高盛预测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升至45%,摩根大通甚至预测60%。
特朗普对等关税将会给中国人带来什么影响_哔哩哔哩_bilibili
特朗普关税政策本质是“经济自残”:美国消费者承受直接成本转嫁(家庭年均支出增3800美元)、通胀恶化(碎肉价格翻倍至16美元),而中国通过内需提振、产业升级与市场多元化,将冲击转化为结构性改革动力。正如彭博社所言,中国数十年布局的产业链优势与战略定力,使其成为“贸易战罕见赢家”。若关税战持续,美国或深陷滞胀泥潭,而中国则借机巩固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为普通百姓争取更稳定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