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4月26日电 (赵祖乐)4月23日,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报告厅内,8名身着古典渐变长裙的舞者翩然登场,她们以腰为轴、以袖为笔,时而似狂草般恣意挥洒,时而如小楷般细腻勾描,衣袂翻飞间,一幅流动的“书香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这是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师生编排的舞蹈《墨韵翩跹》的惊艳首演。
作为“书香蓉城 悦读同行”世界读书日启动仪式中唯一的舞蹈类节目,这支以古典舞身韵为根基、巧妙融入书卷化作灵动意象的《墨韵翩跹》,不仅斩获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更成为该校美育创新成果的生动注脚。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师生编排的舞蹈《墨韵翩跹》首演。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供图
舞台上的高光时刻,源自该校人文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对学前教育行业变革的敏锐洞察。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和学前教育行业升级,市场对“能跳会教、懂创编、善美育”的复合型幼师需求激增。对此,学前教育系主任林茂霞带领团队展开深度调研,发现传统幼师培养模式中“重技能轻审美”“重模仿轻创造”的痛点,提出“以美育重构学前教育专业生态”的改革方案,根据市场岗位人才需求,针对学生专长与学习特点进行特色培养,从“舞蹈基础”基本功的培养,到“民间舞蹈”的学习,再到“幼儿舞的创编”,学前教育系“幼儿舞蹈方向班”成绩斐然,在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舞蹈类二等奖,并多次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文艺汇演中“随队出征”,数次参加歌舞剧团研学之旅,使舞蹈方向班学生开阔眼界、找准标杆、受益匪浅,也加速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弘扬艺术美育的时代价值。
舞蹈节目《墨韵翩跹》由学前教育系舞蹈教师林雨桐编排,以九位红楼才女共读诗书为轴,勾勒出一卷流动的文人雅集图。舞者身着长裙,手持书卷端坐朱漆矮凳,开场似水墨在宣纸上晕开——黛玉斜倚栏前蹙眉沉吟,宝钗执卷而立气度从容,湘云笑挽探春翻页争辩,衣袂拂动间墨香暗涌。时而展作泼墨屏风映出《葬花吟》的孤影,时而叠作飞檐斗拱藏起诗笺絮语,扬袖时字句如星子洒落,俯身时纸页似流泉倾泻。九人身影交织成流动的笔锋,或聚如篆书端方,或散若草书狂逸,琵琶弦颤中忽现“咏絮才惊”的凝眸,“海棠诗成”的莞尔。终幕月色漫过茜纱窗,少女执卷倚风而立,唯留一地碎影婆娑,恍若未散的诗魂。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师生编排的舞蹈《墨韵翩跹》首演。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供图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红学专家马经义教授,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此次“书香蓉城 悦读同行”活动中,马院长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敏锐的教育洞察力,积极促成学院以协办单位身份深度参与,将高校美育成果与社会文化需求精准对接,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学者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红学专家马经义教授。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供图
近年来,该校人文与教育学院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以“一心、两径、三阶、四入、五德、六能”“三纵、四横、五融通”“八化”为切入点构建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其研究和相关的实践运用将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有机融合,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
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始终探寻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打造选修课程《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加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语委、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等,构建文化视域下“三全育人”的时代精神与格局,探索传统文化赋能幼儿成长,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之中,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幼儿教育体系。
如今,四川国际标标榜职业学院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氛围渐浓,并坚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美育模式,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此同时,学院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学前教育行业转型升级需求,以“文化传承、以美育人、职业技能”三元协同,不断拓宽学生就业路径。此次舞蹈节目《墨韵翩跹》的精彩呈现,正是该校“锚定学前新业态,锻造美育新匠才”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在“五育并举”的育人蓝图上,以更具特色的培养模式赋能学子成长,为学前教育事业输送更多“精技艺、懂审美、善创新”的新时代幼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