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发展信心 勇担时代重任”民营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一场,4位企业家代表: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桂彬、唐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峰、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陈硕、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玉和,围绕“积极创新创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交流。
在过去10多年里,4家民企在山东茁壮成长,业绩耀眼:泰安汉威集团产品远销海内外几十个国家;唐派集团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家庭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和银发用品龙头企业,先后获得山东省创新潜力100强等荣誉;极视角科技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聚集超40万算法开发者,积累1500种大小模型算法,覆盖100多个细分行业,算法SDK数量国内最多;伊莱特能源装备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信部风电法兰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泰安汉威集团
4家民企创新创业成功,有“密码”,更有“明码”,从4位企业家和记者见面互动交流来看,4家企业的发展有共同的规律轨迹可循,其中3个“发展明码”,揭示出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三方面要素。
第一个“发展明码”,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土壤环境”越来越好。
良种需好土,4家企业在山东创新创业,遇到了山东最好的发展时期。山东营商环境好,已经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的10个省份之一。最新的政策是4月4日印发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以21项硬核举措对涉企行政检查进行进一步的全面规范,这一政策有两大亮点:一是以清单确定“检查什么”,二是清单之外无检查,清单之外可以“说不”。通过清单化管理、数字化监督、流程化改革等方式,剑指“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无事扰企”等长期滋扰企业的痼疾,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企业家到一个地方创业,如鱼饮水。
孙桂彬说:“没有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创业和发展都会很难”,这是真心话,他2010年从南京来到泰安创业,至今15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架桥铺路”,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汉威产业园,总投资20亿、规划用地400余亩,全部投产后产值有望突破百亿。
唐派集团董事长张新峰,本科硕士就读于山东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在央企工作,后回到济南开始创业,在山东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唐派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建立了运营总部,投资建设了三个生产基地,他说:“创业这些年来,感觉山东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非常明显,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唐派集团
极视角是在2021年深化山东与港澳台合作推进会上,作为省重点项目将总部落地青岛。最初,极视角是3个“90后”在读硕士和博士期间的创意产品。在当时,他们预感到人工智能将会应用于千行百业,于是3人开创了“算法商城”模式——它类似于智能手机的应用商店,获得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好创意和山东好的营商环境、青岛拥有齐全的产业门类与应用场景灯相结合,最终在山东开花结果、不断繁衍壮大,极视角持持续突破关键技术,搭建起数据、算力和应用之间的“桥梁”,有效降低了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门槛。
伊莱特20MW大风机的测试基地建在山东,法兰和塔筒也都是在山东制造,这是山东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聚集效应的展现,各地因地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好措施。
第二个“发展明码”,是4家民企都拥有自己的“独门绝技”——科技专利。企业创新,科技创新是关键,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4家民企,通过科技创新,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泰安汉威集团在技术上不断研发新产品,迭代升级新技术,不断突破革新,形成技术上的持续领先优势。很多产品的得率达到99.99%,同行水平普遍在98%,这一个点的差别看起来不大,实际上非常不易,需要不断地研发实验、中试验证、最终放大到生产上。
唐派集团目前旗下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
极视角是专业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工具+生态企业,目前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三年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上亿元,平均研发投入达3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软著94项,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9项。
伊莱特能源装备公司目前拥有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0余项各类认证,获得各项发明专利、实用专利120余项,特别是成功研发出直径15.673米奥氏体不锈钢整体无缝锻环、高温气冷堆用整体锻造筒节、国产首台3500千焦打桩锤用替打环、直径13.8米级整体轴承用锻环、210吨级回转窑轮带等一系列高精尖产品。今年还将投资11亿元,建设2.2万吨全球最大自由锻压机,和轧制直径22米全球最大轧环机,其中2.2万吨锻压机预计今年三季度就能试产,这对于提高我国核电、深海工程等高端装备的自主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伊莱特能源装备公司生产的环轧钢环
第三个“发展明码”,是以市场为导向,找准自己的位置,贴近需求闯市场。
根据需求开发产品。针对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对银发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唐派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康复辅具及银发用品的种类,增加老年消费供给,目前旗下医仑特品牌已经整合国内外银发用品2000多种,涵盖生活辅助、养老照护、康复设备等全场景银发用品,其中18类产品入选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居全国第一位。
根据市场需求科技创新。汉威成立这15年,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去年销售收入突破26亿元,在细分市场,8项产品的市场份达到了国内第一、全球前三。在市场上全球布局,采用“毛细血管”式营销方式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根据市场需求搞研发,不断提高占有率和服务能力。比如,国家单项冠军产品异辛酸原来依赖进口,它主要用于涂料油漆、高端润滑油等,公司在工艺研发上另辟蹊径,创新了品质更好、更有竞争力的工艺路线,现在这个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爆火,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创新格局,为此,极视角加速大模型落地,共创和陪伴式开发模式已助力青岛地铁、青岛港等省内多个龙头企业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打造行业垂直大模型,共同走在全国前列。
极视角人工智能算法平台
以数字化创新精准“捕捉”消费需求。唐派集团为提高销售、生产和物流等环节的效率,将各个独立的数据孤岛进行数字化链接,以往消费者订单数据只能实时同步到仓储中心,而现在可以直接同步到相匹配的生产工厂和具体的生产线,同理反向可以通过大模型预测销售数据,能够均衡工厂产能并降低仓储周转库存,实现了新零售+工业互联网的“C2M”模式,客户当天下单、工厂当天生产、物流当天发货,形成“端到端”的极速、柔性供应链,通过持续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视野。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玉和说:“企业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格局。企业要想在主业上有突破,就必须敢于去行业最前沿的地方探索。”到目前为止,伊莱特能源装备,在济南、济宁、西班牙拥有10个制造工厂,全球员工2300余人,产品服务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4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认证供应商。
此外,汉威累计服务了全球五千多家客户;唐派集团拥有海内外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近三百项,产品销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坚定发展信心,勇担时代重任,4家民企是榜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尊重常理,4家民企的3个“发展明码”,就是企业发展必须注重的“常理”,他们的创业创新故事,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也诠释着“中国制造”崛起的必然。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