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5:25:00    

步入数字时代,数智科技正有效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

近年来,天津借力“数”治思维,依托“津治通”“津心办”两平台,不断为城市治理赋能。其中,“津治通”平台的社会治理“一张表”系统,汇聚了市内十多个部门的政务数据,让基层工作人员借助数字化管理,精准触达百姓生活末梢。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天津以数智驱动、场景牵引为主线,不断探索形成城市治理智慧新路径。各有关部门联合建设发布了“慧治网约车”等一批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

同时,天津还着力推进燃气、供热、交通等智慧化平台建设,强化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借助数字科技赋能城市基本运行、安全预防、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提升城市运行效能,筑牢城市发展“防火墙”。

渤海之滨,正在走出一条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未来之路。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的幸福道商业街曾为改革开放后天津首批农贸自由市场之一。时光流转,店铺闲置率逐步攀升。如何为老街注入新活力,当地探索出了路子。

2024年6月,这里焕新开街,诸多修补小商铺入驻,成为当地群众的“及时雨”。修补巷也入选了天津市2024年度“十佳消费新场景”。

一条修补巷,是天津回应群众关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缩影。

近年来,天津突出“因地制宜”和“便民亲民”的设计理念,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推窗见绿、出门进园”逐步变成现实。

今年,天津计划提升改造80个口袋公园。家门口的闲置角落变身成公园,方寸之地,诠释着“大城细管”里的人文温度。

在海河东岸,曾荒废的工业老厂房也化身潮流街区,拓展了全民休闲娱乐新空间。

如今,街区内文化艺术活动精彩不断,人们在历史文化中尽享现代美好生活。

商业载体焕新、口袋公园更多添绿,还有老旧小区加快改造等,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细管深耕,让这座城的“有限空间”不断创造“无限精彩”。

社区,一个个城市“肌体”关节末梢,也筑牢城市的和谐根基。近年来,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繁华地带的兆丰路社区,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化解邻里矛盾,“家事驿站”助力不少。“家事驿站”成立一年多来,调处各类矛盾成功率超98%。

近年来,天津还推进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基层警务室、调解室、法律服务室“三室联建”,探索新时代调解基层矛盾纠纷新路径。

平亚楠从警27年来,擅平急难事、调解千家愁,以他名字命名的“亚楠调解室”也成为当地群众纷纷点赞的调解品牌。

“亚楠调解室”自成立起,成功化解纠纷千余起,化解率达98%以上,相关经验被全区参考推广。

天津各区也因地制宜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打造让基层群众愿意来、信得过的调解品牌,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如今,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化身为城市治理的“流动哨”,也已成为城市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天津市北辰区,外卖员马凯积极投身基层治理,成为新就业群体与基层“双向奔赴”的生动范例。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加速形成,善治安居的和谐画卷正在津沽大地愈绘愈美。

近日,江苏常州市钟楼区通过“政飞云”AI管理平台低空政务巡查项目,以无人机搭载AI技术为城市治理装上“云端之眼”,实现巡查效率与治理能力的双提升。这一创新模式将传统分散、低效的巡查方式转变为智能化、集约化的统一管理,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刘瑞娟

记者:徐思钰、王栋栋

摄像:郝杰、胡震泽、陆士卿

包装:夏勇

配音:李金泽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