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劳模工匠跨企收徒是一种创新
“李红鸽是我们行业的技术大拿,因为不在一个企业,没有机会拜师学艺,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我要向师傅学习,成为师傅一样的劳模工匠。”4月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工会举办的“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联培签约仪式上,石家庄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职工师悦皓高兴地说。(4月14日《河北工人报》)
据报道,劳模工匠跨企收徒,是石家庄市建设工会发挥创新联盟作用,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创新实践。多年来,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大多是师傅所在企业有关部门指定相关人选,由一个师傅带一个或几个徒弟。这样的方法虽然好,但覆盖面不广,劳模工匠的精湛技艺不能走出本企业传授给其他企业的优秀青年,不利于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劳模工匠跨企收徒是一种创新,此举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企业内部带徒模式,将劳模工匠的影响力和经验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可以实现“多师多徒”和“多工种带徒”。这种带徒方式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承,还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相关企业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联培方式,能够更好提升徒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笔者以为,劳模工匠跨企收徒,不仅能让徒弟们更多更好学习到其他企业行业内顶尖技能,同时,还能促进各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让劳模精神和工匠技艺青蓝赓续,薪火相传,更好推进高技能人才茁壮成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这种带徒新方式值得点赞和借鉴。(周家和)
来源:劳动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