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学生食物卡喉,校长海姆立克急救法60秒“抢”回一条生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15:00    

学生食物卡喉校长60秒救回

西海岸奋进路初级中学校长邢云飞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抢”回一条生命

4月16日中午11时57分,青岛西海岸新区奋进路初级中学餐厅内的一声惊叫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一名学生在用餐时不慎被食物卡住喉咙,瞬间面色憋得通红,不断用手锤击自己的前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该校校长邢云飞果断出手,对学生实施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挽救了学生的生命。

急救过程仅用时60秒

据现场老师回忆,当时情况极为紧急,学生已经无法呼吸。记者通过当时的监控画面看到,从发现险情到成功施救,整个过程仅用时60秒左右。画面中,只见当时正在餐厅陪餐的邢云飞迅速来到这名学生身边,从背后环抱他实施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多次对这名学生的腹部进行有力的按压后,卡在喉咙里的食物被成功排出,这名学生的脸色也逐渐恢复了正常。这场发生在餐厅里的救援行动,被在场师生誉为“教科书式”的急救。

邢云飞对食物卡喉学生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红圈处)。视频截图

“当时我看见那名学生已经窒息翻白眼了,心里非常着急,根本没考虑这么多,一心只想救人。”事后,邢云飞告诉记者,自己原先是一名生物学科的老师,平日里也参加过一些应急救护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识,加之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所以还是比较有底气的。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真正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所以事后还是感到有些后怕,好在这名学生最终平安无事。

邢云飞本人供图

事发当天下午,被救学生的家长专程来到学校,为邢云飞送上一面致谢锦旗。面对学生家长的感谢,邢云飞摆摆手说:“不论是作为一名老师还是一名父亲,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家长为校长邢云飞送来锦旗。

学校常态化开展急救培训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邢云飞救人行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学校安全应急教育工作的肯定。这场发生在奋进路初级中学的生命教育课,不仅挽救了一名学生的生命,更彰显了学校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

邢云飞告诉记者,自己深知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不仅参加过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取证培训,还在学校里积极推动急救培训工作。每年,奋进路初级中学都会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邀请来自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方舟红十字救援队等单位和机构的救援专业人士,为师生讲授应急救护、消防安全等知识技能。学校还要求全校师生人人都需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这些技能不仅要经过严格训练,还需要通过考核,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行动。

奋进路初级中学每年定期对学校师生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在采访中邢云飞告诉记者,“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们敬畏生命。”在邢云飞的推动下,西海岸新区奋进路初级中学近年来始终将校园安全作为办学生命线,以“零事故、零隐患”为目标,构建起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管理体系。2024年,该校凭借扎实的安全工作成效,荣获“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区域教育系统的标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急救教育,定期开展各类急救培训,不仅限于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还要引入更多种类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确保全校师生都能熟练掌握。”邢云飞表示,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校的安全教育成果,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链接

全市400名教师学习急救技能

为进一步普及校园应急救护知识,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措施,增强应急处置能力,近日,青岛市教育局联合市红十字会,面向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举办了4期中小学教师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班,共约400人参加。

急救讲师由生活中常见安全问题和突发心搏骤停案例引入,利用模拟人和AED设备,重点围绕心肺复苏术医学基础知识、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内容为大家重点讲解与演示,教职工们直观了解和学习了胸外按压的位置、频率、深度以及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据了解,市教育局下一步还将指导各区市教体局联合属地红十字会,开展辖区内各中小学教师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逐步实现中小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全覆盖,为构建“安全校园”、助力“健康青岛”贡献力量。

日前,由青岛市红十字会与各区(市)共同承办的“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7万人,在公共服务窗口、社区医院、中心村卫生室等场所增配AED300台”项目纳入市政府2025年市办实事,目的是进一步拓展“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覆盖面,着力提升市民群众院前自救互救的能力和水平。

到2025年底,青岛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将累计达到21.75万人,累计配置AED3840余台。全市持证红十字救护员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1%,达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的“到2025年,全国取得应急救护培训证书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不少于2%。”的发展目标,AED配置比例达到每10万人37台。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青岛市38名红十字救护员已成功施救30人。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广泛动员发动企事业单位、商会、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支持应急救护培训,共同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六进”活动,不断拓展红十字救护员的覆盖面,努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幕后

救人校长的儿子是早报新闻人物

青岛早报去年7月26日以《青岛的景好人也好,还会再来!》为题,报道了青岛小伙邢盛奕捡到价值万元金手镯后拾金不昧,失主相隔1408公里寄来锦旗的新闻。昨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邢云飞正是邢盛奕的父亲。

2024年7月,邢盛奕在与朋友前往青岛万象城游玩时,在商场门口发现了一个被遗失的金手镯。邢盛奕捡到金手镯后,在原地等候许久,迟迟不见失主身影,便交给了派出所民警,最终这个金手镯在民警的帮助下物归原主。事后,失主杨女士给邢盛奕打来电话,向他表达了谢意,并给他转发红包表示感谢,但被邢盛奕婉言谢绝。后来,杨女士从湖南省湘潭市跨越1408公里寄来一面印有“拾金不昧,道德楷模”字样的锦旗,对邢盛奕拾金不昧善举表示由衷的感谢。

邢云飞的儿子邢盛奕。

眼下,邢盛奕正在陕西西安读大学,看到父亲邢云飞在学校餐厅救人的视频后,特意为父亲的英勇行为点赞。“看到爸爸救人的举动,我和妈妈一点都不觉得惊讶,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个热心肠。今后我也会以他为榜样,多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邢盛奕说。(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念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