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 文/图
买手办、抽盲盒、收集动漫人物徽章、沉浸式打卡二次元活动……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购买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其中,“谷子”消费备受关注。连日来,记者走访我省各大“谷子”店发现,“谷子”店已成为业态布局中的新晋流量密码,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消费,“谷子”店里蕴藏的潮文化消费潜力,也催生出“悦己”消费的庞大市场。
4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唐道商场内的“谷子”商圈,在这里,徽章、挂件、手办、色纸、毛绒玩偶……各式各样的二次元商品琳琅满目,价格在20元到100元之间,也不乏售价高达数千元的手办。“谷子”店里,年轻人络绎不绝,有的在选购动漫周边盲盒,有的与IP人物形象合影。
什么是“谷子”?“谷子”由英文“Goods”(商品)音译而来,泛指以漫画、动漫、游戏、偶像等IP为原型制作衍生出的周边商品。常见的“谷子”品类包括“吧唧”(徽章)、海报、立牌、挂件、手办、娃娃等。购买这些商品的行为,被形象地称为“吃谷”。
去年9月,西宁市民刘星和合伙人在唐道开了家名为磨漫宇宙的“谷子”店,店内百余种“谷子”陈列在货架上,让人不禁眼花缭乱。
“我们店里‘国谷’‘日谷’都有,销量最好的是《天官赐福》《魔道祖师》《非人哉》等联名IP,这些产品都是正版授权,价格在百十元不等。”刘星说,店铺的受众大多是90后和00后,他们购买手办不单单是为了展示,更多的是会带来情感上的愉悦,联名IP更是成为店铺内的流量密码。
如今,“吃谷”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每逢节假日,“谷子经济”也随之迎来消费热潮。
“年轻消费群体对个性化商品的追求,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经营思路。”经营了8个月的“谷子”店后,刘星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现在他又有了新的打算,今年5月,他的新店也将在西宁市的另一个商圈开业。这一次,刘星改变了经营模式,从二次元的单店升级成二次元潮玩市集,满足年轻人的多元文化需求。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谷子”店的经营者本身就是“吃谷”爱好者。“选择开这家店,很重要的原因是热爱。”“谷子”店经营者赵晨说,“凭借对二次元文化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抓住顾客的需求与喜好,也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抓住流量密码,吸引客群消费,现下,各大商场都把“谷子”店作为引流手段,试图抓住年轻消费客群,通过打造新颖的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重塑商场和商业区的形象。
激发传统商业新活力
受欢迎的IP、精美的产品造就广阔的市场,也带动线下消费的火热。在二次元周边,泡泡玛特潮玩可以算是一块“金字招牌”。
清明假期,位于唐道的泡泡玛特专卖店里,不少消费者在选购自己喜爱的手办。00后消费者张景冉对泡泡玛特的棉花娃娃十分喜爱,她的家里已经有十几个不同样式的棉花娃娃,“我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棉花娃娃,看到喜欢的娃娃就想要买一个,再搭配一些好看的衣服给娃娃穿起来,心里特别欢喜。”张景冉说,除了购买棉花娃娃,她也喜欢购买手办盲盒,打开盲盒前的那份期待与好奇,让平淡的生活多了几分惊喜。
据了解,泡泡玛特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分期推出新的IP联名盲盒和礼盒,放在店铺内最显眼的位置售卖,为店铺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此前,泡泡玛特与哪吒联名的手办盲盒,上线8天就全部售罄,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俗话说:“一入谷圈深似海”,这些周边为何让年轻人如此钟爱?业内人士周鹏表示,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购买满足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产品来调节情绪,另外,谷圈还有自己的一套社交规则,让疲于工作和生活的谷圈人可以暂时脱离真实世界,在谷圈里获得社会认同感。
“购买‘谷子’算是我的一个小爱好,既可以获得心仪的小物件,又能感受到与喜爱的IP之间的紧密联系,给自己带来快乐,是一种非常愉悦的消费体验,而有的‘谷子’需要收集,有的限量款‘谷子’需要抢购,集齐这些‘谷子’的过程也能让人感到开心。”消费者陈女士说,“吃谷”不单是为了拥有产品,更是为了愉悦自己、寻找认同。
根据《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人,该群体的主力年龄段集中在12岁至22岁之间,中学生占据了50%至60%的比例。年轻人的小众爱好,却撑起了千亿元的“谷子经济”。
“谷子经济”火热的背后是许多年轻人对IP角色的情感投射:让IP周边产品陪伴自己进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传递个性化的表达和社交需求,在消费过程中“悦己”,把情绪价值拉满。
引领新兴消费热潮
随着“谷子店”遍地开花,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些店铺纷纷打出“组合拳”——推出阶梯式折扣促销,实行积分兑换机制吸引消费者。
“遇见吴邪生日会”“第五人格团建”……在西宁一家名为钢镚漫咖馆的“谷子”店,活动公示牌上写着当月举办的活动,以此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我们提供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服务,在这里不仅能角色扮演,还提供了社交属性,通过晒谷、线下逛谷店,可以迅速找到共同爱好者。”店铺工作人员说,每个月店里都会策划不同主题的活动,为这些年轻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实现情感共鸣。
“虽然线下‘谷子’店开了很多,但总有人愿意为新鲜感买单。”另一名从业者透露,“谷子”店要保持竞争力,差异化选品是关键。有的店铺主打“冷门IP+高工艺”路线,有的兼顾“谷子”及美妆市场,有的则靠顶流游戏周边实现引流。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尽管他们愿意为爱买单,但是也看重性价比,“部分限定款价格不便宜,还是得量力而行。”“谷子”爱好者张晓说。
从限量抢购到沉浸式互动,“谷子”店铺正通过花样营销激活年轻群体消费力。然而,如何平衡“IP情怀”与“价格敏感”,仍是品牌方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正如一名消费者所言:“我们愿意为爱买单,但更希望买到物有所值的快乐。”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