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劳务品牌,人们的印象往往还停留在家政、餐饮等传统行业。随着机器人制造、智能互联网等产业蓬勃发展,不少劳务新品牌出现,有力带动多元化、多层次就业创业。
推动“好就业”“就好业”,劳务新品牌势头强劲,蕴含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哪些劳务品牌“叫得响”?“无人机操控师”“新能源汽修师”等印证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装备工匠”“轨道交通技术员”等见证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通过产业优势资源整合、发展要素集聚,还将培育出更多新的劳务“金字招牌”。
不只是“卖力气”,更要“拼技能”,劳务品牌塑造与技能培训密切关联。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的链条是关键:或以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造就技术能人,或以政府“搭台”、校企协同等渠道搬课堂进车间……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各地“投资于人”打磨过硬本领,深化机制创新激发“一技之长”,为产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
新产业、新职业领域持续树立劳务新品牌,不仅能促进高技能人才充分就业,更能引领相关产业提质升级,助力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8日 02 版)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