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霞
一面锦旗背后的暖心调解、一辆自行车失而复得的喜悦、一个钱包的完璧归赵、一笔血汗钱的及时止损……连日来,乌鲁木齐公安民警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暖心小事,诠释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刻内涵。
调解:化干戈为玉帛
“杨警官,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4月8日上午,市民张亚玲将两面锦旗送到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市区)分局钻石城派出所美林警务室,感谢社区民警杨永江和包户干部多晓静帮她解决了困扰数月的租房纠纷。
事情要从今年1月说起。张亚玲将房屋出租给几位年轻女孩作为宿舍,没想到租客退租时不仅拖欠了物业水费,还因使用不当导致客厅漏水,造成楼下邻居家天花板受损。面对物业催费和邻居投诉,张亚玲多次联系租客未果,无奈之下向警务室求助。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杨永江立即与多晓静展开调解工作。他们白天走访物业核实情况,晚上查看漏水现场,连续三天通过“背对背”调解方式,既讲法律又讲情理。最终,租客认识到自身问题,主动缴清欠费并承担维修责任,这起持续数月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服务:小案不小办
“警察叔叔,我的自行车不见了!”4月2日,10岁的明明(化名)哭着来到市公安局天山区分局新民路派出所求助。值班民警一边安抚孩子情绪,一边详细询问情况,通过调取自行车停放现场周边公共视频资源,很快找到了“失踪”的自行车。看着失而复得的爱车,明明破涕为笑,向民警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
四天后,类似的情况再次上演。4月6日上午,新民路派出所巡逻民警在一绿化带积水中发现一辆无人认领的儿童自行车。通过广播和社区微信群发布招领信息,很快联系上了焦急寻找的吴女士。
“还以为自行车找不回来了呢,孩子为这事大哭一场,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吴女士激动地说。
守护:为民解忧显担当
4月7日深夜,市公安局天山区分局南关派出所的值班室里,一位热心市民送来了一个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附近捡到的钱包。钱包内装有1000元现金及多张重要证件。民警接到钱包后,立即通过证件信息展开查找,连夜联系上了失主马先生。
当民警将钱包完璧归赵时,马先生激动不已,红着眼眶说道:“这里面是治病的钱,要是丢了,我可真不知所措了!太感谢你们和那位好心人了,你们真是我的救星!”
4月6日下午,市公安局米东区分局东山派出所接到居民王先生报警求助,称妻子李女士正欲向“高回报理财群”转账5万元。民警贺宏涛火速赶到现场,通过分析聊天记录中的漏洞,及时识破骗局。“您看这个‘导师’账号才注册3天”“这些盈利截图都是PS的”,经过近两小时的耐心劝说,李女士终于醒悟,避免了这场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