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领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中国绿色产业得益于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3:38:00    

央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从能源结构的深度优化到各行业的绿色变革,从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撑到科技创新的驱动赋能,中国的绿色产业发展成绩斐然。成绩背后的经济机制是什么?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认为,中国的绿色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同时也为全球经济、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谈及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背后的经济工作机制,彭文生认为只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规模经济”。“传统的化石能源是典型的规模‘不’经济,你有石油你就有,你没有就没有。但是制造业不一样,光伏、电动(汽)车、风电这些都是制造业。制造业有规模,我们可以通过做大规模来降低成本。”彭文生分析,“为什么中国的绿色产业发展全球领先?当然有多种原因,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大的制造业体系、大的规模生产,导致成本快速下降。”

彭文生认为第二个原因是“从垄断走向竞争”。“制造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这对整个社会对全球是个好的贡献。”彭文生说,“因为通过竞争可以提高效率,促进创新。所以中国的绿色产业得益于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而这个得益不仅仅是我们得益,实际上是为全球经济、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欧洲也有比较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什么中国领先?“这涉及到第三个因素,就是‘公共政策’。”彭文生指出,公共政策干预在全球分为两个模式,一个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碳交易市场、碳价格、碳税,通过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促使大家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另外一个模式是中国的模式,在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的供给侧,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产业政策扶持甚至监管政策,来促进绿色产业的供给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很明显,中国的模式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未来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是需要一些突破式的、颠覆性的技术,或者有一些还在早期应用的技术,这些是需要创新的。”彭文生表示,制造业是规模经济,而且不是静态的规模经济,是动态的规模经济,从而促进创新。“所以我个人建议,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不需要天天想着碳交易市场、碳价格,我们要更多地想到在清洁能源领域、清洁产业领域怎样促进创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